消委會測試12款氣炸鍋 半數氣炸薯條釋可致癌物超標

發佈日期: 2021-02-17 16:03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消委會測試市面十二款氣炸鍋,發現有半數在氣炸薯條時釋出可致癌物質,高於歐盟基準水平,其中一款超出十三倍。

標榜較健康烹調方法的氣炸鍋近年大受歡迎。消委會測試市面十二款產品,售價由298元至2,080元。

氣炸鍋標榜不用落油,用內置發熱管及電風扇,透過鍋內熱氣流代替滾油,逼出食物內的油脂及水分,達到氣炸的效果。不過消委會發現氣炸鍋,氣炸不同食物的效果參差,特別是炸薯條,有時候未煮熟或熱力不均勻。

消委會亦測試氣炸急凍薯條時,釋出可致癌物質丙烯酰胺的含量,發現六款的丙烯酰胺含量高於歐盟訂下每公斤薯條應為500微克以下的基準水平。

其中一款的丙烯酰胺含量高達每公斤7,038微克,超出歐盟基準水平十三倍。建議烹調時按食材分量調節時間及溫度。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指:「將炸的時候的溫度降低或縮短時間,發現丙烯酰胺的含量可以大幅度降低。舉個例子,將這款樣本的烹調時間減少8分鐘,但烹調溫度不變,仍然200度,我們發覺丙烯酰胺的含量可以大幅下降到每公斤207微克。」

另外,消委會發現三款氣炸鍋使用時,內部電線或手柄的溫度升幅超過標準上限。有三款的部分內部帶電部分與用戶可接觸部件之間絕緣距離不足,增加短路風險。

消委會亦提醒,氣炸鍋輸入功率普遍較高,不能與其他高耗電量電器共用電源。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