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施政報告將交代大坑西邨重建 料市建局參與建近五千單位
發佈日期: 2020-10-09 19:00
港澳



新一份《施政報告》下星期三公布。消息指,將會交代石硤尾大坑西邨重建計劃,預料最少可興建近五千個單位。管理屋邨的私營機構有機會與市建局合作重建,初步傾向預留部分單位給現有居民租或買,其餘會以資助房屋形式出售。
大坑西邨居民朱太說:「我想著都不知有無這麼長命,長命都很好,可以住新屋。」
朱太住在大坑西邨這個約300呎單位超過半世紀,家中仍然用樽裝石油氣煮食,其中一間房用來放雜物。這個「窩居」麻雀雖少、五臟俱全,兼且勝在便宜,月租只要700多元。
朱太指出:「外面那裡租得到?租個床位都租不到,都是喜歡在這裡住,我的女兒都喜歡在這裡住。沒有期望,不知會如何。」
大坑西邨在1965年落成,是全港唯一由私營機構擁有及管理的廉租屋邨,負責機構「香港平民屋宇公司」在2016年獲城規會批准重建,可建4900多個單位,當時提出改建成青年宿舍,但和居民未就安置達成共識,計劃告吹。
政府在前年《施政報告》提出大力支持這裡重建,據了解,今年會交代詳細安排,香港平民屋宇公司巿機會與市建局合作重建,初步傾向將其中兩座留予現有居民「可租可買」,其餘單位以資助房屋形式出售。
經民聯九龍西議員梁美芬認為:「政府一定要活化其『腦袋』,尤其是在重建問題上,小朋友到入大學都未竣工,不可以再這樣官僚的作風。不少的居民亦都很希望如果這裡有重建,他們想有優先購買權,以及做到比較廉價,好像居屋的價錢,低於市價少少。」
她亦關注屋邨沒有升降機,重建時若部分居民要暫時原區安置其他單位,要考慮住戶的身體狀況。
大坑西邨一共有八座,以「興強順利、康樂安泰」命名,時至今日,這幾個字成為居民的願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