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納香港入收容難民名單 要求加快特定港人取難民身份
發佈日期: 2020-10-02 07:31
港澳



美國首次將香港納入新財政年度收容難民的國家及地區名單,而眾議院一個委員會就通過《香港人自由和選擇法案》,要求行政部門為擔心被迫害身處美國的香港人提供臨時保護身份,加快讓他們取得難民身份。
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周四以口頭方式表決,通過民主黨議員馬利諾夫斯基提出的《香港人自由和選擇法案》。馬利諾夫斯基在6月30日提出法案,之後作出修改及簡化,上月29日再提出新版法案,兩日後即獲委員會通過,議案內容仍未公布。
有消息指,美國行政部門應依據《移民與國籍法》認定由於香港情況特殊,令港人無法安全返港,而抵達美國時曾有香港永久居留身份,並為中國公民,在法案生效以來一段時間皆身處美國的人將符合申請「臨時保護身份」,可合法留在美國,並取得工作許可。
法案將有助特定港人加快難民身份申請,包括曾因參與和平抗議而被捕、起訴、拘留或判罪港人,或曾在支持香港抗爭社會組織中擔當「重要角色」的人。
法案指出,《港區國安法》令特定港人面臨迫害威脅,美國透過提供「避風港」給予支持,美國亦應鼓勵理念相近的國家提供類似的庇護。法案仍須獲眾議院及參議院通過,再呈交總統簽署才能生效。
國務院早一日知會國會,在10月1日開始的新財政年度接收15000名難民,會優先處理因宗教原因而受迫害的人,及曾幫助美國而面臨危險的伊拉克人,以及來自香港、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古巴及委內瑞拉的難民,這是香港首次被美國列入收容難民的國家及地區名單。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7月公布「香港正常化」的行政命令中,針對《港區國安法》,指基於人道理由,可以將每年難民名額重新分配給香港居民。中方一直強調香港國安立法問題,並非人權問題,不應被政治化,敦促有關方面停止歪曲抹黑,停止干涉香港事務及中國內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