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統計本港去年捐贈器官數目創近十年新低 腎臟移植平均等四年半
發佈日期: 2020-07-19 10:42
港澳



香港器官捐贈比率偏低,有國際醫學組織統計,去年香港捐贈數目是近十年新低,需要移植器官的病人,未必每個都可以等得到。
劉欣欣說:「過了一年仍然未放下,少了一個的時候,便覺得,好像失去了一塊肉。」
劉欣欣的弟弟劉恩丞,去年四月急性肝衰竭,要在廿四至四十八小時內緊急換肝。但家人的捐贈條件並不吻合,捐不了肝。
他們曾經在網上緊急呼籲,不過最終恩丞等不及器官移植便逝世,終年32歲。
劉欣欣表示:「多一些人捐,他可能已經早一點,如果得到幫助,可能不需要死。」
根據國際器官捐贈與移植登記組織的資料,香港每一百萬人之中,只有約六人在死後捐出器官。根據本港衞生署的統計,去年整體器官捐贈數目,創下近十年新低,只有不足百分之五的病人可以進行器官移植。與恩丞一樣,每年因為等不到器官移植而離世的人,數以百計。
香港移植學會會長周啟明指:「因為這是理論上一個可以醫治的病,因為缺乏捐贈器官,沒有人願意捐贈因此而離世,是很痛心的,是十分可惜。」
麥家齊是腎衰竭病人,腎功能只是剩下不足一成。她四年前發病,現在每日也要洗腎,一日洗四次,每次一小時。
腎衰竭病人麥家齊說:「說得難聽一點,是每一日用『腎水』來續命,如果沒有了這包水,便糟糕了。」
腎衰竭的病人可以靠洗腎,來拖延等候器官移植的時間。現時等候腎臟移植的人數有大約2300人,平均輪候時間是四年半。不過對於他們來說,明天還能否活著,也是一個疑問。
麥家齊稱:「我覺得有一日便賺一日,可以自己洗,暫時拖延著,是不敢想明天。」
估計自己未必可以等到奇蹟出現,麥家齊願意死後捐出所有器官,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為其他人創造奇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