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發起造字工程規範中文字寫法 方便師生數碼中文教學

發佈日期: 2019-07-28 09:17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為了令小學生學到政府規範中文字寫法,有義工進行造字工作,方便師生進行數碼中文教學。面對龐大的中文字庫,他們有甚麼方法減輕繁重的「造字」工程?

現時教育局有推出中文字標準字形表,備有印刷版和互動網頁版,為學校提供中文字的正確寫法參考。但由於一般電腦內的中文字型,多數並非本地製作,令顯示出來的筆劃和官方建議有出入。

老人中心幹事梁敬文稱:「那些字的寫法,和我們一般家長日常見到中文字的寫法不相同,那些小朋友便會寫錯字。我們就發起了一個運動,希望召集一些朋友,一起做一套根據教育局它們規範的字,做一套楷書給香港人用,而且應該是開放源碼和免費的。」

根據政府《常用字字形表》,中文的常用字有近四千八百個,重新「造字」工程浩大。因此梁敬文和義工決定循共享創意、即簡稱CC授權途徑,下載一套台灣字體作為修改基礎。

梁敬文說:「把台灣的全字庫,跟隨它的授權再修訂,成為現在的自由香港楷書。而且根據它的要求,我用回(姓名標示4.0)這個授權方式,去涵蓋這套字,繼續可以讓人去下載、修改和使用。」

經過超過四年的工作,四千幾個常用字修改完成後,他們再以CC授權方式發布,亦有小學中文教師下載和應用於日常中文教學。

小學中文科科主席孔雪瑩表示:「以前其實有很多字,它有不同的版本。就算有時我們出卷,或者出工作紙,其實學生是會令到他混淆了個字。但是現在我變回做香港自由體,我教學時候和工作紙出的時候就會更加統一,學生會學得更加準確了。」

她補充,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是筆劃總數統一,她們會教授學生正確寫法,以便學生查字典自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