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可致肝硬化及肝癌等 專家建議篩查出高危人士

發佈日期: 2019-06-16 10:18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丙型肝炎與乙型肝炎一樣,可以引致肝硬化、肝癌等問題,不過在本港不少丙型肝炎患者都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究竟有何原因及風險?

Ada是地中海貧血症患者,小時候接受輸血時感染丙型肝炎,她的肝功能曾經轉差,幸好接受藥物治療後清除病毒,身體狀況也好轉。

丙型肝炎康復者Ada稱:「現在會比較精神,不太容易疲倦,以前比較易睏,以及精神較差,例如有時候聽講座、開會都會比較易打盹。」

醫生指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後未必有徵狀,而令人忽視。

港大腸胃及肝臟科榮譽臨床助理教授廖思行表示:「一般都是身體有些不適,像是感冒的症狀般,有些頭暈和發燒,有些作悶、想嘔吐等,不過相隔數天便好轉。最近有一些全新口服的藥物去治療丙型肝炎病毒,它們的好處是全是口服藥物、不需要注射,接受療程的時間非常短,大部分只需要八至十六個星期,就可以根治丙型肝炎的病毒。」

不過有本地研究發現,本港丙型肝炎患者大概只有一成二的人接受治療,專家認為需要篩查出高危人士。

港大醫學院腸胃及肝臟科講座教授袁孟峰指出:「乙肝及丙肝也是很高風險,都可以引致肝癌及肝硬化的。我們說的是三成至四成的人,如果沒有控制的話,將來在五十歲後,發病率會很高。在1991年之前接受輸血,或者接受血液產品的人,他是有機會當時曾接觸病毒而受感染的。」

他認為將丙型肝炎情況控制得好,肝硬化、肝癌的情況可以相對地減低,長遠也可以減輕醫療負擔。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