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腦分泌素失調致嗜睡症 藥物或小睡可助控制病情

發佈日期: 2019-02-24 10:4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如果有充足睡眠,但日間仍然疲累,甚至站著也能入睡,又或者有夢遊等,可能是有異睡症。

嗜睡症患者耀倫表示:「正常別人晚上十時睡覺,我八時睡覺,都還是想睡,同學會恥笑我,叫『睡魔』。」

十八歲的耀倫患有嗜睡症,由中一、中二開始,經常上課都忍不住打瞌睡,甚至連踢波時都想睡。

耀倫稱:「一開始踢足球,熱身的時候感到很暈眩,例如開始沒有力氣、不能傳球。熟悉的人知道我甚麼事,可能是要服藥。」

九龍醫院精神科副顧問醫生甄偉政說:「大部份患者有嗜睡症的情況,都會出現猝倒的現象。他們會突然之間,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然四肢乏力、身體軟弱無力,需要馬上坐下來,或睡下來休息。」

我們腦部有一個位置叫下丘腦,負責協調我們睡眠機制。當下丘腦分泌素失調時,病人會突然出現睡意,甚至是有猝倒的情況。

嗜睡症的發病年齡一般在十至二十歲,這個病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目前主要依靠藥物控制病情。不過亦有一些方法,可以改善嗜睡的習慣。

理工大學康復治療學系臨床導師巫崇榆稱:「如果他能夠知道自己在某一段時間能夠入睡,安排自己小睡,將他們重要的工作或學習,放在小睡之後的時間,他們便能夠應付日常生活。」

除了嗜睡症之外,睡眠障礙亦包括異睡症,即是夢遊、發開口夢,甚至是俗稱「被鬼壓」。袁先生已經七十多歲,一直都是獨居,所以沒有人告訴他,他有夢遊症,有一次甚至試過走到街上。

異睡症患者袁先生說:「那次走到街上我凍醒了,我身穿睡衣,當時大概是只有八至九度,不在香港,只有八至九度,醒來的時候我才知道。」

精神科專科醫生說,遺傳、患有睡眠窒息症,或是病人長期睡眠不足,都會增加患上異睡症的機會。夢遊在小朋友的階段較為常見,如果中年才出現病症,有可能是患上腦退化的徵兆。

職業治療師提醒,病人還要避免在晚上睡覺前喝茶和咖啡,改善睡眠質素。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