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指有「上網電價」申請受技術限制 或影響進度
發佈日期: 2018-12-24 13:48
港澳



兩電推動可再生能源,市民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再轉賣予電力公司。率先推行計劃的中電至今接到過千宗申請,約半成已接駁至電網。中電指,部分申請受技術限制,或影響進度。
高先生今年七月申請參加「上網電價」計劃,用了十三萬元,在西貢兩層高村屋寓所天台安裝十五塊太陽能板,由申請至成功接駁電網,需時約三個月,預計系統發電容量約五千瓦。
根據計劃,中電會以每度電五元的價格購買電力,高於現時中電每度電大約一元多的電費。預計回本期約五年。
高先生原本想提高發電容量,但已用盡天台樓頂部分。
中電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計劃客戶高先生說:「(承辦商)有實地視察,亦有用電腦軟件模擬實地情況,你見到現時的面積恰恰是屋頂,再大(伸)出來未必是法律容許的。」
高先生表示,隨著新界村屋天台安裝光伏系統,高度限制放寬至2.5米,會考慮在天台這位置安裝太陽能板,既可增加發電量,又可善用天台空間。
中電今年五月起接受「上網電價」申請,截至上月底,共接獲約一千一百宗申請,以村屋最多,佔六成多,其次是工商客户。有九百多宗初步獲批可以安裝,但因為接駁電網需時,好像高先生成功接上電網轉賣電力的,只有約半成。
中電發言人指,餘下過百宗仍在處理的申請,是因為申請的發電容量大,電纜無法負荷,要先降低發電容量。
有協助市民申請的團體指,計劃是否有成效,目前仍言之尚早,又指出有部分個案在安裝過程中,要多次更換「逆變器」等發電部件,才通過安全測試。
環保協進會總幹事邱榮光表示:「一個有電牌的承建商,他未必安裝過太陽能。裝置太陽能需要學習,如何平衡,正、負極板的放置方式,如何將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再接駁到電網。」
除了中電,港燈下月起也會實施「上網電價」計劃,暫時收到六十宗申請,其中三分一已獲批安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