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明年實施 政府料220萬人受惠
發佈日期: 2018-11-01 18:30
港澳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明年一月實施,市民用八達通卡乘搭鐵路、巴士、小巴等,每月開支超過四百元後,餘額可獲補貼,每月上限三百元。政府預計有220萬人受惠。
明年開始,市民坐港鐵、巴士、小巴、渡輪等公共交通工具,及獲運輸署批准參與、包括紅色小巴及邨巴等,在擋風玻璃和八達通機,見到這個藍色標誌,不論成人、長者及兒童八達通卡,都可享有補貼。
雖然不需事先申請或登記,但每月交通費開支首四百元以後才有補貼,補貼額是百分之25,每月上限300元。
假設由天水圍坐綠色小巴轉港鐵到觀塘,每天來回車費要近57元,以22個工作天計算,扣減四百元,政府補貼餘額四分一後,每月有約200元補貼。
計劃亦涵蓋往返港鐵落馬洲及羅湖站。跨境交通沒有補貼,亦已平衡多方面的考慮。
運輸署署長陳美寶表示:「計劃主要資助和補貼香港市民使用本地公共交通服務。過往就著跨境水貨客的關注,我們是清楚得悉。如果為了盡量杜絕水貨客情況,而要在操作增加關卡,反之會有違計劃初衷。」
根據計劃,市民每月十六日起的三個月內,可以在港鐵、渡輪站、便利店和超級市場等領取補貼,即二月十六日,市民可第一次領取。
運輸署提醒,個別指定車船票,例如港鐵都會票和新渡輪假日來回票等,市民需在購票後三十天內,先到指定自助登記站登記,才可以獲得補貼。
運輸署表示,市民仍可繼續受惠於政府和各公共交通營運商提供的優惠計劃,但不可合併計算多張八達通卡所記錄公共交通費用開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