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通識:爆炸品處理課
發佈日期: 2018-01-31 18:32
港澳



灣仔的港鐵沙中綫地盤五日內兩度發現炸彈,香港在二次大戰時被日軍侵佔,留下不少戰爭痕跡,包括未爆的炸彈。
這些炸彈埋在地底幾十年,每每有建設時由地盤工人發現,再由警方爆炸品處理課人員拆除。在六七爆動期間,警隊仍未有爆炸品處理課,街頭的土製炸彈都要英軍出動拆彈專家。
警隊到1972年成立爆炸品處理課,初期也是由英軍拆彈專家組成,到八十年代才由經過考核和訓練的警務人員取代。大部分成員都是兼任形式,需要24小時候命,處理灣仔發現的美軍空投炸彈就要通宵工作。
除拆彈外,爆炸品處理課亦負責生化事件。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去年發現懷疑炭疽粉末,就出動了爆炸品處理課人員,最後證實是虛驚。另外,爆炸品處理課亦負責銷毀執法人員搜獲的非法爆竹和煙花。
拆彈固然是危險任務,爆炸品處理課八十年代中引入機械車充當先頭部隊,以減低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