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白內障術後或致後囊膜混濁 嚴重或致失明

發佈日期: 2018-01-02 00:4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白內障病人要做手術重建視力,不過大約百分之五的人,接受手術後會有「後囊膜混濁」的後遺症,症狀與白內障相似,嚴重的話亦跟白內障一樣,會導致失明。

五十多歲的倫女士,早前做過白內障手術,換上人工晶體,但幾個月後視力又再不清楚。

倫女士表示:「看東西暗,開始霧化。紅色可能見到兩種顏色。我做文書要對文件是否準確,要浪費我很多工作時間,模糊就要重覆看兩、三次,看看自己是否有錯。」

她以為又是白內障,但檢查證實,她患上手術後遺症「後囊膜混濁」。

白內障是眼球晶體內變得混濁,做手術時會抽走,剩下外層的「晶狀體囊」,之後放入人工晶體取代,令視力回復。

不過,約百分之五病人「晶狀體囊」的外皮細胞會增生,細胞遷移到後囊中央位置,遮擋進入視網膜的光線,導致視力模糊。

香港眼科醫院每年平均進行六千宗白內障手術,其中約300名病人,手術後數月至幾年,都出現這種後遺症。醫學界至今仍未了解成因。

中文大學眼科中心講座教授譚智勇表示:「並非醫療失誤,絕大部分情況,其實手術百分之一百順利,我們曾在手術過程移動過細胞,這會刺激到,令細胞有增生的機會。」

不過根據國際研究和統計,醫學界就得出那些人可能較易患這個病。

譚智勇稱:「最高危其實是一些有虹膜炎的人士,另外糖尿病患者,其實做完白內障手術,或任何手術,眼睛發炎情況會比較嚴重。如果後囊變得很厚、很白、很混濁的情況,眼睛視力能造成大部分損失。」

病人要再做激光治療,在晶狀體後囊的中間位置開孔,光線就能穿透晶狀體,令患者看到清晰影像。

醫生強調,白內障經治療後不會復發,絕大部份情況下,患者只需要進行一次,更換人工晶體手術,就能永久使用。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