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通識:泊車咪錶加價

發佈日期: 2017-12-23 17:53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政府建議提高咪錶位收費最少一倍,若獲立法會通過,將會是94年以來,咪錶位首次加價。但其實在1999年,咪錶位曾短暫加價三個月。

1999年三月,時任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在財政預算案中,建議將泊車咪錶收費增加一倍,由每15分鐘收費2元增加至4元,目的之一是維持咪錶位有一定空置率,紓緩交通擠塞。

新收費在同年四月一日,按《保障收入令》先行實施,運輸署亦分階段將泊車咪錶收費調校,最先加價的是位於中環、灣仔及尖沙咀的咪錶。

在加價後,有駕車人士認為新收費下,泊咪錶位一小時要16元,跟一些停車場的20元相差不遠:「這樣選擇我會選擇停車場,起碼有瓦遮頭。」

亦有駕車人士就表示較容易找到咪錶位。

不過到七月初,泊車咪錶的加價建議在立法會表決時,有議員擔心加費會產生連鎖效應,影響私人停車場的收費,加價建議結果以一票之差,未能獲得通過。咪錶每15分鐘的收費,要減回到2元。

庫務局局長俞宗怡對表決結果表示失望,庫房就因此每年少收1億9千萬,運輸署更要將已調高收費的近萬個咪錶,調校回原來的收費,至於之前多收的泊車費就不能退還。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