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社會房屋單位即將入伙 十四家庭獲租金津貼

發佈日期: 2017-12-16 23:3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首批單位即將入伙,二十戶基層家庭最快年底前可以搬入位於九龍城的單位。

由樂善堂營運、位於福佬村道的二十個「社會房屋」單位,已完成基本裝修。每個單位約有260平方呎,一房一廳,有獨立廚、廁。

樂善堂在521份申請中,選出二十個符合申請資格,並通過家訪等評審的基層家庭。當中七成現時都是住在面積約100平方呎的單位,包括六十五歲的鄧女士。

她跟行動不便的丈夫和六歲孫兒,住在土瓜灣一幢舊樓的天台屋。她說終於可以改善環境。

鄧女士表示:「我們住九樓,我丈夫出不了門口。經常待在床上,因為面積太小了只能在床上,除非去廁所。我和孫兒從學校回來,也是在床上,玩及寫字都在床上。」

這批單位月租4700多元,領取綜援的鄧女士可獲免租。樂善堂說一共有十四個低收入家庭獲租金津貼。所有住戶,要繳交的租金不會多於家庭收入的四分之一。

除了租金,樂善堂也有其他支援。

樂善堂主席郭予宏表示:「我們會在下面(底層)提供一個食堂,大家可以一起共用吃飯,也有社企,員工可以提供協助。我們在龍崗道有小學,亦可為小朋友課餘提供支援。」

至於會否再推行其他社會共享房屋計劃,樂善堂指會視乎情況,看看有沒有業主參與。

由社聯牽頭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初步為期三年,期望可協助一千個家庭,而至今已接獲408個單位,分別來自發展商、市建局及小業主。當中一半已完成勘察,完成裝修後會陸續入伙。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