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團體於啟德發展區推出計劃 鼓勵鄰居互助
發佈日期: 2017-08-23 02:17
港澳



政府預料,啟德發展區將來人口有十三萬,現時區內兩個公共屋邨住了三萬多人,過去四年發生十多宗自殺和倫常慘案,有地區人士說社區服務不足。有團體就推出計劃,鼓勵鄰居互相幫助。
啟晴邨的保良局長者鄰舍中心,三年前獲政府的「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招募居民成為「樓長」,負責定期探訪鄰居。
由北京移居香港的蘇中華不懂廣東話,加上獨居,生活上有不少困難,但就算有事,都不願找人幫忙。
蘇中華指︰「自己能做的事情盡量自已做,譬如我有糖尿病,偶然會發生低血糖,半夜大汗淋漓。從床上滾了到地上,我不管有甚麼東西,都拆開往嘴裡塞,因我眼前一片黑,看不見任何東西。」
負責探望她、同樣是自內地移居而來的殷佩麗說,特別明白蘇中華的感受。
殷佩麗表示︰「有甚麼事可以互相幫助。她有病我幫她,我有病,她把中藥送到我家,比親姐妹還要親。」
基金規定計劃最多推行三年,明年二月底就會結束。但負責的社工說,鄰舍網絡將來可繼續發揮作用。
保良局溫林美賢耆暉中心社工黃文傑表示︰「他們熟了,就會自己出來飲茶,變成好朋友,連結了一群鄰里關係。」
有區議員說,邨內並沒有社署的家庭綜合服務中心,遇到家庭糾紛、獨居長者需要幫助時,居民要跨區到土瓜灣尋求支援。
九龍城區議員梁婉婷指︰「我們的社區是比較基層的社區,文化(水平)不算高,他們只能在附近認識區議員,或者長者中心、青少年中心,再遠些他們就不懂了。」
她說社署雖然每月有外展隊到區內提供服務,但能夠做的始於有限,她說社署有必要在啟德區「落地」,設置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