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石油氣爆炸意外 多涉喉管或接駁位漏氣
發佈日期: 2017-07-12 18:30
港澳



土瓜灣一間食肆發生懷疑氣體爆炸,有專家指,以往涉及石油氣爆炸的意外,不少都跟喉管或接駁位漏氣有關,使用者份外留意。
何文田這個大排檔是用石油氣爐,接駁了爐頭的石油氣樽,就放在爐頭旁邊。
老闆表示用了石油氣多年,發現部分舊式爐具並沒有安全掣。大排檔老闆楊先生稱:「這個沒有安全掣。不要的時候拿開他。」
他說留意到沒有安全掣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嚐過教訓:「十多年前,那時忘記拔取,漏了些氣,自己又不知道,一點火便爆炸,兩邊手全部起水泡。」
有專家表示,過往使用石油氣發生的意外,主要因為石油氣罐與喉管接駁位漏氣,令氣體積聚,一遇火種就爆炸。
職業訓練局氣體燃料業總教導員莊家傑稱:「這個位置其實已經出現裂紋,如果沒有換就可能會漏氣。」
莊家傑表示,每次更換石油氣時,須細心檢查接駁位,亦要定期安排持牌技工檢查。
根據政府指引,餐廳須要將石油氣樽置於獨立儲存室,並盡可能放在室外遠離火種。
莊家傑稱:「獨立有一個石油氣倉,其實會減少今次其中一個可能性。樽頭如果更換時,膠圈如果漏氣,會獨立於這個倉內,或甚至這些倉對街外、室外,漏氣後相對爆炸的機會會降低。」
專家建議更換石油氣時,可以檢查接駁口有沒有裂痕,亦可以用少量鹼水沾接駁口。如發現冒泡意味有漏氣,需聯絡專業技工修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