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急症室服務緊張 有組織冀醫管局規劃人手
發佈日期: 2017-02-01 16:01
港澳



公立醫院急症室服務緊張,有醫院近年額外成立團隊,加快處理緊急病人個案,有病人組織希望醫管局規劃急症室人手。
這個八十多歲伯伯在街上跌倒受傷,被送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他本身有心血管問題,醫生擔心有腦出血,被分為第三類的「緊急病人」。
伯伯說:「之前兩星期跌傷,來到等幾個小時。」
今次只等了幾分鐘就有醫生做初步診治,他們是醫院的「快速評估及治療團隊」,由醫院調配的醫生、護士及抽血員負責,試行為「緊急病人」做快速診治。
這名癌症患者懷疑受癌細胞影響肺部功能,團隊亦可以安排她做檢查及入院,避免等得太久令情況惡化。
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診人士,過半數是「緊急病人」,新增團隊可縮短他們等候時間,由平均45分鐘縮至30分鐘。
伊利沙伯醫院急症部門副顧問醫生胡永祥表示:「有些病人可以好快可以處理,例如骨折、脫骹。有些病人比較複雜,不可以在很短時間知道甚麼病,可以做初步的評估、初步測試,例如做心電圖、X光、抽血。有第二個醫生再看時決定更加清晰,否則在第一次見醫生時,才做抽血、評估再等,過程就長了。」
有病人組織歡迎措施,但認為醫管局應檢視不同聯網的需要,調配人手到急症室。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說:「對於每間醫院面對的問題,他們都要協助想辦法,每間聯網之間人手調配令整件事做得更好。我覺得這方面不可以山頭主義,每個聯網只為自己服務。」
伊利沙伯醫院表示,「快速評估及治療團隊」現在急症室的服務時間只會是每逢星期一至星期五,由早上十時至傍晚六時,將來視乎人手的情況,看看是否將服務時間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