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輪候時間延長 房委會認短期內無法滿足需求

發佈日期: 2016-08-11 23:00
港澳
公屋輪候時間延長 房委會認短期內無法滿足需求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公屋輪候時間進一步延長,一般家庭申請者平均要等超過四年,房委會承認無法在短期內,完全滿足市民對公屋的需求。

月入約一萬元的單親母親李女士由內地來港五年,與讀大學的廿一歲兒子住在深水埗約一百方呎,月租三千多元的劏房。她13年開始申請公屋,擔心供應不足,不知要等多久才獲編配公屋。

公屋申請人李女士說:「延長(輪候公屋時間)不太好,對我們影響很大。兒子那麼大,都沒有私人空間,最明顯是換衣服,有時覺得太熱,想換短一點衣服都不行,所以比較尷尬。」

房委會公布,截至六月底整體公屋輪候個案有二十八萬八千多宗,其中有十五萬三千宗屬一般申請者,即家庭和一人長者申請者,當中家庭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由三月底時的3.9年延長至4.1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就是2.4年。

房委會指長期累積的供求失衡,不可能短期內解決,承認無法在短期內完全滿足巿民的公屋需求,而目前欠缺土地建屋,加上個別項目受地區反對,令房委會極難增加公屋供應,對平均輪候時間造成壓力。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建議更聚焦分配資源:「兩個中小型單位編配給一個大家庭,會令到大家庭原來的輪候時間可以有機會縮短。每一年基本上都有七千個(公屋)單位回收,究竟在這方面來說,是否可以力度加大,或將流轉速度透過政策調整加快呢?」

房委會又指,房屋署將向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匯報一般申請者的安置情況分析,預計十月底左右會有初步結果。

有公屋團體認為,近年公屋落成量維持在約一萬五千個,令編配單位數目減少,認為政府應考慮與私人發展商合作,設立新資助計劃。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