蠓患引關注 當局指本地品種不致嚴重傳染病

發佈日期: 2016-05-06 18:45
港澳
蠓患引關注 當局指本地品種不致嚴重傳染病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政府指留意到近期有家長反映子女被俗稱「小黑蚊」的「蠓」叮咬,但強調未引發嚴重傳染病。

蠓患問題引起關注,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指,蠓有幾十個品種,而在香港的品種,過去紀錄顯示不會引發嚴重的傳染病。

高永文表示:「受叮咬的人士或小朋友,皮膚會有反應痕癢、腫痛。蚊是有一個監察系統,因為蚊在香港已經知道,會傳播幾種我們非常重視的疾病,如登革熱、日本腦炎等,但暫時正如我剛才所說,這種蠓的昆蟲在香港來說,出現的品種暫時在紀錄上並不會導致或傳播一些嚴重的傳染病或寄生蟲的病。」

他說當局會檢視情況,包括徵詢蟲害專家的意見,衞生防護中心亦會加強宣傳,向學校、家長及社區醫生提供資料。

香港昆蟲學會會員胡嘉麟指,蠓是蚊的近親,夏天會比較多,用殺蟲水可以將蠓殺滅:「它在溫暖和潮濕的天氣,會生長較多,尤其是它的幼蟲,主要在潮濕泥土表面,靠吃落葉為生,坊間很多防蟲的措施,都可以預防蚊蟲,對蠓亦有效。」他又說市民要清除積水,並穿著長袖衣服避免被蠓叮咬。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