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收逾200宗投訴外傭中介 指貨不對辦

發佈日期: 2016-04-14 18:45
港澳
消委會收逾200宗投訴外傭中介 指貨不對辦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消委會去年收到二百幾宗,涉及外傭中介公司的投訴,包括指外傭貨不對辦。消委會指,不少中介公司都將責任推卸給外地合作夥伴,令僱主難以追究。

有不少家庭聘請外傭打理家務,但聘用外傭的糾紛亦不少。消委會去年便接獲234宗有關外傭中介公司的投訴。

其中一個個案的女事主去年九月向中介公司支付6800元聘請一名菲傭。職員承諾菲傭可在十一月中到職,但拖延至十二月才知悉女傭不會來港。事主發現,中介公司從未向入境處遞交申請。公司解釋是由菲律賓合作夥伴辦理手續,菲傭最後不願來港,非他們控制。經消委會介入後,公司願意全數退款。

另一宗個案的男事主則向中介公司支付6380元服務費聘請一個聲稱從未來港及有照顧嬰兒經驗的印傭。但事後才發現印傭不懂得為嬰孩換片及沖奶,工作態度散漫,一個月後更要求離職。詢問下才揭發印傭在2012年來港工作。但中介公司指個案與服務無關,拒絕退款。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許敬文表示:「香港的中介公司,特別是如果在合約講明,我只是代表我們當地的合作夥伴,他們將資料告訴我,就如實說給你聽。現在看到,他們就可能是用這種方法,我們是沒法追究責任,他亦可以將責任推卸了。」

有僱主亦指,聘請外傭試過有不快經歷。陳太表示:「好像騙人似的,聘請傭人回來,做了幾個星期又發脾氣,又不工作,令人想解僱。找中介公司理論後都是這樣。」

消委會稱,外傭「博炒」的個案當中是否涉及中介公司,須交由執法機關判斷是否有違法。

消委會總事黃鳳嫺表示:「這些個案會牽涉到僱員或者中介公司本身,會否有合謀情況出現,這些需要了解整個個案的細節與蒐證是否有有關情況發生,才能由執法機關判斷是否有違法情況。」

消委會表示,勞工處正為外傭中介公司擬定行業實務守則。

消委會指,市民應光顧持有有效商業登記、職業介紹所牌照及獲相關領事館認證的外傭中介公司。一旦出現糾紛亦方便追討。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