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勿忽視痔瘡瀉血 或錯過確診疾病機會

發佈日期: 2015-12-14 23:43
港澳
醫療:勿忽視痔瘡瀉血 或錯過確診疾病機會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大便「瀉血」是健康的警號之一。常見的痔瘡症狀之一就是瀉血。醫生警告不要因為痔瘡這個相對沒有那麼嚴重的問題,而忽視瀉血,因為有可能因此錯過及早發現有類似症狀的嚴重疾病。

黎太形容症狀:「脹、痛、癢、坐不安,吃不下。」60多歲的黎太曾患兩次痔瘡,她形容較大病更慘:「你瀉血、控制不到會繼續流血,有時變了貧血頭暈,沒有力氣走路。去一次大便,差不多好像做大手術,很痛。」黎太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意外發現腸道長了瘜肉有機會惡化成腫瘤,因此立即切除。

醫生指出痔瘡本身不會威脅性命,但其症狀不能忽視,痔瘡不是一粒瘡,是在肛門及附近血管組織的黏膜因為排便時受壓,而導致底層黏膜下垂、血管擴張。能觸摸及看到的外痔碰到時會痛楚,大便或會出血。在肛門內的內痔,排便時會無痛出血。

每年都有個案以為患痔瘡不求醫,後來才發現患上癌症。香港肛腸科學學會會長張睿珊表示:「瀉血可以是更嚴重,直腸癌、肛門癌症狀,如果在肛門或直腸,這麼低的位置有腫瘤,有時候會流血,你可能感到排便不清,有時痔瘡黏膜下垂也有排便不清的感覺,不要自行買藥服用,令病情延誤可能患早期(癌症),這就很不值得。」

她又指,即使證實只是患痔瘡,亦要對症下藥根治,包括使用消腫止血的藥膏及藥物或做手術切除痔瘡。患者亦要改善用力排便的習慣,減少血管壓力。

不少人排便困難時會用力排出來,醫生建議可以用櫈子墊高雙腳,讓大腿和身體呈35度,就能讓排便更暢順。

痔瘡流的血與直腸癌、肛門癌流的血,肉眼能分辨嗎?醫生指分辨不到的。因為那兩種癌的腫瘤位置很接近肛門,與生「內痔」流的血一樣都是很鮮色。而且一樣不會痛,所以很難分辨。

大腸癌亦會流血又能分辨嗎?醫生指,大腸癌不會排鮮血,因為腫瘤位置距離肛門較遠,血會夾雜糞便,肉眼看不到,因此要化驗才知道入面有沒有「隱性血」。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