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尋源:殖民期遺留 街道以維多利亞命名
發佈日期: 2015-10-04 10:53
港澳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東,皇后大道東,轉皇后大道中」街知巷聞的街名,在香港又是一條這般主要的幹道,
大家知否這個名字,其實可說是一個錯誤呢?
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期,很長一段時間,英國君主是維多利亞女王。香港不少街道及建築都以維多利亞命名,例如維多利亞港、維多利亞公園、域多利監獄、皇后像廣場、皇后大道等。為何維多利亞女王英文是Queen Victoria,卻有不止一個中文譯法?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鄭寶鴻表示:「其實可能是當時的翻譯師爺,可能是師爺不同,他們英語水平各有不同,所以名稱上有分別及混淆。」
雖然Queen可譯作皇后,但套用在維多利亞女王身上就不貼切,因為她是一國之君,並非皇帝的皇后,皇后大道這個中文名被指錯了很多年,其實叫女王大道更準確。鄭寶鴻說:「當時有人呈文或寫信申請某些東西,申斥華民政務司即責罵他,指他不能稱它(街名)為皇后,應該是女王,但就一直錯下去。」
另一個有關維多利亞女王的是皇后像廣場,當時政府為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六十周年,政府鑄造了一個女王銅像放於此處,如今它已經不見了,到哪裡去呢?鄭寶鴻表示:「銅像是日治時代,即三年零八個月時被運到日本。直至1943年有一個獻銅運動,將所有銅器運抵日本,然後再鑄造軍器,所有在香港的銅像差不多被他們奪去。後來能夠取回的就只有那座維多利亞女王像及昃臣爵士像,及滙豐兩隻銅獅子。」
1957年,維多利亞公園啟用後,女王銅像放在園內,並以維多利亞女王銅像命名。除維多利亞女王外,她的夫婿亞厘畢親王在香港亦「街上有名」。就是廣為人知的,中環上亞厘畢道、下亞厘畢道,律政司司長辦公室不久前正式遷往下亞厘畢道的前政府合署,至於上亞厘畢道就是禮賓府所在地,行政長官官邸之處。這兩條道路,命稱就是來自亞厘畢親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