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人工島填海移位普遍 工程師憂礙進度

發佈日期: 2015-09-23 19:47
港澳
政府:人工島填海移位普遍 工程師憂礙進度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填海範圍出現移位,路政署重申人工島採用的填海方式出現移動是普遍的,有工程師擔心影響上蓋建設進度。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日後將成為往來香港和珠三角西部的重要樞紐,不過路政署承認,人工島填海地上錄得不同程度的移動,最多達七米。而出現這個情況與今次填海首次採用的免浚挖式方法有關,做法是先用鋼筒圍起海堤,將海床的鬆軟淤泥加壓,將當中水分排走,使其固結。

當局強調加壓時出現移動是普遍,工程師陳健碩就說要視乎移動範圍有多大:「最嚴重的情況是防坡堤本身移位,變了填海區空間大了,變了根本上軟土沒有壓實。這個情況比較嚴重要處理,亦都要視乎範圍及是否受控。」

人工島建成後會興建旅檢大樓及購物中心等設施,而按路政署的講法,旅檢大樓樁柱已大部分完成。但陳健碩表示,填海地移位可能影響上蓋工程:「要等其排水量做得足夠才可建上去,排水過程是需要時間,可能要半年至七個月才可以壓實。」

路政署早前說過,人工島工程應未能趕及原訂的2016年底完工,仍在評估具體完工日期,但就未知是否與填海地移位有關。而根據機場第三跑環評報告指出,第三跑亦會採用免挖式填海,以減少對環境影響。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