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尋源:土瓜灣十三街命名取意吉祥
發佈日期: 2015-08-16 10:59
港澳



車和人一樣,老了總會有毛病。拿車到車房修理,不少駕駛人士都有經驗。這裡,或許你都來過。
這裡是車房集中地,土瓜灣十三街。早期這裡有不少製造工模及機模的小型工廠設廠,諷刺的是今日的車房集中地以往竟然禁止車輛駛入。車行老闆羅生介紹說:「所有街都封閉,是私家街。石柱封住路口,一條條如香燭佇立街口,三支。」
後來工業經營環境轉變,廠家紛紛搬往內地設廠,正正因為十三街是私家街,造就車房經營。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博士指:「裡面交通違例,警察大多不會執行或執管,因此方便車輛停泊,久而久之,方便車房在這裡發展。」
龍圖、鳳儀、鹿鳴、麟祥、鷹揚、鵬程、鴻運、蟬聯、燕安、駿發及鶴齡,十一條街都以動物或鳥類命名,究竟有甚麼特別意思呢?劉智鵬博士解釋:「全部都是取其吉祥的意思和地方及整個發展項目,沒有甚麼特別關係。通常一隻動物,我們認為牠們動作如何才會好看、有好運的意思呢,後面的字其實就是點明吉祥的意思。」
大家是否有疑問,講的是十三街,為何只有十一條街以動物命名呢?十三街只是統稱,兩條橫街、十一條直街,加起來就是十三街。當中只有十一條直街屬於私人住宅項目,是私家街,由發展商命名,於是有了這些特別的街名。而另外兩條街,木廠街及馬頭角道並不是私家街,所以就由政府命名。
不知道狗會否對不用牠們來命名,感到不是味兒?但這裡部分居民對這個區的確有些埋怨。由於十三街鄰近舊啟德機場,當時為方便飛機升降,住宅樓高只有七、八層,但大廈和大廈之間密度頗高,居民數目不少,樓齡現在亦逾五十年,出現失修問題。樓宇業權分散,約二百間車房的安置問題等一直是重建阻力,令想藉重建改善居住環境的區內人面對不確定前景。
修理舊車其實很容易,但重建舊樓就困難重重,遙遙無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