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藥房以不良手法營商 涉及未標明價錢
發佈日期: 2015-08-13 12:49
港澳



消委會點名譴責七間以不良手法經營的藥房,當中包括售賣蔘茸海味及中成藥,涉及150萬元。
被點名譴責的七間藥店,其中五間位於銅鑼灣,包括早前以近兩萬元售賣藥油,已結業的聲望藥房,還有龍城大藥坊、大藥坊、龍城中西大藥坊、宗宏堂大藥坊,其中龍城大藥坊及大藥坊是同一董事。另外兩間位於旺角奶路臣街恆大中西藥房,以及龍城大藥房,根據商業登記及公司註冊,董事是同一人。恆大中西藥房被投訴後,五月轉名叫龍城大藥房繼續營業。
這七間藥房涉及未有清晰標明貨品價錢,收取信用卡時以十倍甚至百倍價錢過數,不講清楚以斤、両、還是錢計數,其中最大金額的投訴個案涉及十五萬元。消委會主席黃玉山指出:「顧客想買東西,店員說你面色不好,我們有很好的珍珠粉,你不如買來調理身體,怎麼賣?店員說980元一両,顧客說不錯就買一斤。刷卡時就遮住價格看不到,顧客不為意就照刷卡,結果發現總數是十五萬元,為甚麼十五萬呢,原來980元不是一両,而是一錢。」
消委會指,這七間藥房共有127宗投訴,當中只有35宗經介入後和解,成功率不足三成。而去年涉及蔘茸海味、中藥、藥物及中成藥投訴有845宗,比對上一年升兩成二,今年一至七月就有531宗,比去年同期增加一成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