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田邨遷置單位縮水 房署籲勿以面積衡量

發佈日期: 2015-05-13 22:04
港澳
白田邨遷置單位縮水  房署籲勿以面積衡量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有受白田邨重建影響的居民,投訴第二批遷置的單位比首批獲編配的單位面積小,房屋署回應說不能只以面積比較單位的設計。

白田邨居民鄧女士表示:「我們就住得擠迫,我又有兩個孫子,我的兒子要睡在客廳,大孫子就跟我睡,細孫子就與媽媽睡。」鄧女士和兩個兒子、媳婦及兩名孫女,六人住在白田邨約370呎的單位。受重建影響,她同家人有機會獲編原邨安置,但新單位面積和現時差不多。

鄧女士反問:「重建來做什麼?我不搬比搬走好,住這裡租金更便宜。你到時候住的單位又是這樣的大小,租金又貴,租金差一倍。我又沒有工作,就照顧孫子,租金又貴,怎麼辦?」

綜合房委會和區議員的資料,早一批搬遷的白田邨居民獲安置到石硤尾邨兩睡房單位,面積有四百四十多平方呎。而稍後將搬遷到白田邨重建後兩睡房單位的居民,面積只有三百七十多平方呎,相差接近一成半,遲點安置等於少了大約60平方呎,和他們現在住的單位面積一樣。

深水埗區區議員吳美認為,因先後遷置的次序而獲編不同面積單位,做法不公平:「搬去新的單位後也想改善居住環境,黃大仙美東邨現在在入伙,我們進去看過面積,是比白田邨大的。我們看過有些約三十七平方米的,接近四百呎的單位都看過,為什麼這麼近,會出現這麼大的對比?」

房屋署回應說,白田邨新建的單位面積和其他同期落成的公屋相若,設計比過往更實用,加了對流窗,不能單以面積大小和過往單位作比較。白田邨自2003年起分階段清拆及重建,居民最快可於2019,2020年度原邨安置。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