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嬰兒面型異常或導致睡眠窒息症
發佈日期: 2015-05-04 23:44
港澳



初生嬰兒面型異常,有機會導致睡眠窒息症,要長期留院治療。近年有公立醫院研究減少影響嬰兒日常生活的治療方式。
四個月大的仁仔,看上去下巴很細小。因為先天下顎細小,舌頭位置較後,還有其他問題。仁仔媽媽稱:「檢查後發現他有睡眠窒息症。氧氣不夠,腦子不是會壞嗎。特別小孩在生長發育期間,會影響他的大腦。」
仁仔出生第一個月,要在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留醫,24小時使用這部「高流量濕化氣流產生器」,以風力保持呼吸道暢通。
廣華醫院兒科與聯合醫院口腔頜面外科,近一年多來,研究為嬰兒度身訂造「口托」,讓他們可以出院。原理是使用口托後,可將舌頭位置推前,擴闊呼吸道。
廣華醫院兒科部門主管吳國強說:「口托在日間佩戴十二小時,睡覺不移動時,就使用儀器(協助呼吸),這能幫助他有較正常的生活。這部儀器能讓他走出家中。」口托亦能刺激舌頭運動,令下顎向前生長。仁仔用了口托三個月後,日間已不需要戴,能自行呼吸。
廣華醫院統計,每年約6000名新生嬰兒中,就有約一至兩個先天骨骼構造有問題,變相收窄呼吸道,導致睡眠窒息症。要完全根治,就需要做手術。這名六歲男童先天頭顱面型異常,眼珠突出在眼眶外面,呼吸道狹窄,有睡眠窒息症。
廣華與聯合醫院完成首個重組面型手術,為他改變面型擴闊呼吸道,解決呼吸困難問題。
新生嬰兒面型生長得不好,不一定能看出來。醫生建議,如果家長發現寶寶睡覺時有鼻鼾並用口呼吸,就有機會患睡眠窒息症,建議盡快求醫。
兒童有睡眠窒息症,還有甚麼方法治療?不少患者都用「正氣壓睡眠機」,原理與「高流量濕化氣流產生器」一樣。以風力支撐呼吸道,保持呼吸暢通,風力會較強,醫生會因應患者的病情,看下邊種儀器適合些。
「正氣壓睡眠機」有無缺點呢?戴著「正氣壓睡眠機」會長時間擠壓患者面部,影響面型生長,戴住部機,也會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高流量濕化氣流產生器」就是將管道戴在鼻孔上,不會影響面型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