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通波仔後服藥時間
發佈日期: 2015-03-16 23:22
港澳
心臟病人做完俗稱「通波仔」的血管擴張手術後,一般要服食一年藥,減低復發機會。有國際醫學雜誌建議延長病人服藥時間,不過心臟專科醫生則指,要臨床判斷哪些病人才適合。 「通波仔」就好像疏通水渠般,暢通渠道後都要避免積聚雜物造成堵塞。就好像做完「通波仔」手術的陳女士都要再服一年藥才能減低復發機會。陳女士表示:「不服藥我怕會復發,對自己身體好的也要服用。」 「通波仔」是透過植入支架,令狹窄了的血管能擴張,但手術本身亦會令血管內壁結焦,有機會造成血管栓塞,手術後病人要服用兩種降血小板藥,一般要服用一年。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就建議延長病人服藥的時間,研究找來約一萬人,其中約五千人按一般指引服用一年降血小板藥,另外約五千人服用三十個月、即兩年半。發現服藥較久的群組出現血管栓塞的機會,比只服用一年藥的病人低七成,但出血的機會則增加。 聯合醫院榮譽心臟科顧問醫生陳偉光表示:「越裝得多支架可能栓塞的機會越大,等於弄損血管的位置越多,有血塊塞住的機會越大。那些病人可能服久一點雙重降血小板藥物能減低栓塞的機會。不過,服三十個月藥的病人流血機會會較多,可能撞到流血,有機會要按久一點傷口、或者咬傷舌頭要按久一點。但對比一般所謂薄血丸,對於血的抗凝能力不算很強,臨床所見大部分都沒有問題。」 做完「通波仔」手術還要維持一段時間服藥,可減低九成以上的復發。但醫生臨床觀察有三成病人會忘記服藥,所造成的影響可能比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更大。 本身患有胃出血、或者胃潰瘍的病人要裝無滲藥的支架,就可以服用較短時間的降血小板藥。如果服藥後有出血的情況需要停藥一段時間,就要小心觀察病情,留意支架有否出現栓塞。 不少人都會混淆降血小板藥、以及心房纖顫要服用的薄血丸,雖然兩者都影響病人的凝血功能,但性質不同,不需要如同薄血丸般停止食用多數綠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