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基金收費設上限 議員倡公共受託人
發佈日期: 2015-03-12 23:11
港澳



今次是強積金成立以來第一次就基金收費設上限,收費百分之0.75。
強積金顧問指,目前市面都有類似的產品,到指定日期改變投資的比例控制風險,開支比率介乎百分之1.25至1.75。
如果將來的預設投資策略規定基金收費百分之0.75,真是較吸引。但受託人收費減少,成本自然要降低。顧問相信受託人會將主動式投資基金,例如股票基金,轉用一些是跟大市上落的被動式基金,但回報不一定低。就算是目前使用,預設強樍金組合的市民都有好處。
現時市場上預設的強積金產品共有41種,三成都是投資在保守基金,管理費平均百分之0.67。收費貴了,是否不值?
強積金顧問公司行政總裁蕭美鳳說:「(目前)這類型基金原則上的投資是放在銀行存款的動作。在這個情況下,回報不會太大,但如果這些成員轉了,放在新的安排,收費上可能是貴了,但現時的基金我們看不到長期對成員,有一個長遠投資的回報,新的安排始終有一個資產配置,對長期投資的成員有一個較好的投資回報。」
諮詢開始時,積金局主席胡紅玉曾表態傾向將資產集中於小量核心基金,成本效益較高,對打工仔有利。但有基金受託人反對,最後諮詢結果沒有這樣做。
有勞工界議員鄧家彪批當局錯失了徹底改革的機會:「分散給十多個受託人,有些多一點數十億元,有些只有數億元,何來有規模效應可以做到合乎成本效益的開支比例呢?小修小補不能夠起到標竿效應,它能否保證追到通脹,或者能否保證收費下調有時間表呢?第一次百分之0.75,五年後又幾多,令打工仔有信心。」
他認為,要解決目前強積金的問題,應引入公共受託人,加強政府的角色或參考例如津貼學校教師,公積金的營運,成立委員會監察運作,管理費可低至百分之0.15。
政府的角色和參與,今次諮詢都有問公眾意見。積金局表示,收回來的意見,業界、中介人就指私人管理形式好些,管理強積金不需要用公帑去管理。不過,工會、社福機構都希望政府和金管局或公共受託人參與營運。
最後積金局只引述政府的立場指,強積金應由私人機構營運,金管局即使有管理外匯基金,但沒有管理退休儲蓄的經驗,所以認為金管局不應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