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促私隱專員公署調查推銷借貸投訴
發佈日期: 2014-11-28 16:38
港澳



工聯會收到多宗投訴涉及推銷借貸時,懷疑不恰當取得個人資料,希望私隱專員公署介入調查。
現時市面有各式各樣推銷借貸手法,工聯會指過去兩個月以來,共收到七宗受騙個案都與個人資料有關。
有受害人本身在銀行有按揭,連同其他債務共70多萬元,收到一名自稱為該銀行職員來電,清楚說出其所有負債紀錄,指銀行屬下的會計事務所可找財務公司協助付清債務,受害人後來被說服簽約借110萬元,當中70萬被財務公司收取作手續費,受害人以為手續費是包括償還貸款,但原來不是,最終只有40萬到手,懷疑有人假冒銀行職員。
受害人表示對方能說出自己個人資料、銀行檔案編號,又能說自己向財務公司借錢等問題,於是便相信。他說:「(銀行)他們也說不知,只說銀行若有甚麼事宜,也會寄信,不會在電話說。」
工聯會麥美娟指,受害人跟銀行有按揭或債務紀錄涉及五間銀行,已將個案轉交私隱專員公署。她質疑為何這些金融機構可以將客戶資料流出去:「如果是他們的職員或前職員用了這些資料,便是機構有問題,是否任何一個職員只要得到客戶的身份證號碼就可得到所有資料?是否牽涉他們將私隱資料再轉售?」她認為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亦應介入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