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冬季首個節氣

發佈日期: 2014-11-06 17:29
港澳
立冬:冬季首個節氣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明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屬於冬季第一個節氣,究竟立冬有何習俗?

很多人都認為立冬是冬季的開始,但其實不只這個意思。

「冬」亦解作終止、匿藏,即秋季農作物收曬後入倉,動物亦躲藏起來冬眠。人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就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古人認為立冬開始進補,是補充一年來的體力損耗,恢復元氣,亦是增強體質,抵禦嚴寒侵襲。

所謂「立冬補冬、補嘴空」,應該進補甚麼才對?

花膠燉湯,炆煮海參,都是冬天最受歡迎補品之一。海味店董事總經理潘權輝說:「冬天很多時候都會感覺寒冷,即使蓋很多被都會感到寒冷,因為是體內感到寒意,若吃花膠,以形補形,胃便會暖和,感覺上較好、強壯。」

他指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二月都是參茸海味店的旺季,因為顧客都集中秋冬入貨,打算送禮及進補,單是這四個月的生意已佔全年一半。

有中醫藥膳專家表示,立冬是進補的好時機。國際中醫中藥總會會長徐欣榮指出,有句說話叫「秋收冬藏」,「當然最好由立冬至立春,這段時間進補,身體會較易吸收,以及毛孔會收緊,較少排汗,因此進補時身體及腸臟吸收會較好,冬天養好身體,接著的夏天、春天會有較少病痛。」

不過他亦提醒切忌盲目進補,要因應個人體質決定,如患傷風、感冒發燒或皮膚有問題的人士,更應盡量避免進補。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