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德樓業主廉租單位予藝術家作工作室
發佈日期: 2014-10-31 21:53
港澳



香港寸金尺土,開舖創業租金最令人頭痛,如果是藝術團體要找工作室就更加困難。不過,灣仔旺區有舊樓單位月租只需三千元左右,但不是人人都可以租。
位於灣仔軒尼詩道的富德樓,從外面看起來和一般舊樓沒甚麼分別,但一進去就發現原來內有乾坤。「黑紙」創辦人林日曦表示:「有一次我們製作音樂錄像,找場地時剛巧找到灣仔富德樓一樓『藝鵠』那家書店和咖啡館。走到那裡看到這棟大廈,看似平常一棟大廈,但看『水牌』發覺有些奇怪,怎麼好像藝文氣息很重,於是和保安員談談,他略略給我們介紹富德樓的歷史。」
「藝鵠」負責人馮美華說:「十多年前了,當時這棟大廈的其中一個大業主,她聽了一個文化論壇,當時是講藝術空間的。之後她就找我,說她持有富德樓這棟樓,想幫助一些藝術文化界的人。那怎麼幫呢?以我所知,藝術家最慘就是沒地方、沒錢,我就立即說你很便宜地租給他們,裝修一下,很簡單的,讓他們能在裡面創作就可以了。」
起初馮美華透過在文化藝術界的人脈,主動邀請有場地需要的藝術家,以低廉的租金租用工作室,直至藝術家做出成績,可以應付市場租金就遷出單位。到了2007年底,她成立「藝鵠」來管理大業主捐出的20個富德樓單位。單位開放給有興趣的團體申請,租客亦不再局限於藝術家,新媒體、文化組織等從事創作和藝術文化工作的都有機會租用。至今,有超過40個團體或藝術家成功申請租用。
在富德樓裡經「藝鵠」出租的單位,每個大約六百呎,月租三千元左右。至於這裡其餘的單位,大小一樣,但市值租金每月最少要一萬多元左右。
林日曦三年前成立「黑紙」,從事媒體製作及雜誌出版。當時沒錢租辦公室,和兩個拍檔要遊走各個茶餐廳開會。數月後落戶富德樓,之後無論是製作抑或公司的規模都不斷擴充,到現時員工數目增加,於是主動提早終止租約,遷至葵涌的工廠大廈,把單位讓出來。
林日曦指:「沒辦法香港市場本來就小。這市場不是說股票市場和炒樓市場,那些市場當然大。但說到發展一些可能不是一般人做的東西,或者藝文創作,稍為和現在(主流)做的東西不同,你走的路都會困難得多。尤其地產發展得這麼蓬勃,租金非常昂貴,如果沒有富德樓在這方面的幫助,令我們少一個憂慮的話,我相信我們走的路會非常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