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部分超市減價貨標價與實收不同

發佈日期: 2014-10-15 13:52
港澳
消委會:部分超市減價貨標價與實收不同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消委會調查發現部分超級市場內的減價貨品,價格標示與實收價錢不同,最多相差九成。

消委會六至七月在五間連鎖超市集團的銷售點購買252項貨架標示減價的貨品,發現其中18項與收據顯示的價格有出入,12項收取較貨架標示的價錢高,六項貨品就少收。

其中有貨品在貨架標示價是10元,收據顯示是19元,一款貨品更收多9.1元,價錢少收的貨品中有的少收9元,亦有貨品較貨架標示少收五成。

消委會副主席梁光漢指:「超市貨品價格經常變動,你也不知何時賣甚麼價錢,今天下午去這個價錢,過兩天去發覺價錢又不同,給予消費者的訊息,價錢訊息是不對,所謂扭曲了,會令大家不知不覺間給多了錢。」

消委會又說,若商戶在標示上刻意誤導,可能違例:「若有隱藏著的或誤導成分,如本來沒賣過舊價錢(標示),然後讓人有感覺,它之前是賣這價錢從而促銷,這可能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消委會建議商戶加價前,先更新貨架的標示價,才更改收銀處實收價,相反減價前就先更改收銀處的實收價,而消費者付款後應查閱單據,發現多收立即可追討差額。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