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寒露
發佈日期: 2014-10-07 20:21
港澳



明天是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的節氣,天氣會否明顯轉冷?
寒露與早前已過的節氣,白露差不多,都是當天氣轉涼時,一早一晚溫差大,形成露水,不過就有所謂「露先白而後寒」,即是經過白露後,氣溫會更低,由涼轉為寒,一早一晚溫差更明顯,因此露水更多、更冰冷,故稱為「寒露」。
古人指這節氣,大地的花草都會枯萎,但菊花卻在這時盛開,「菊有黃花」,這現在還否合用?
「菊有黃花」,不過在花墟,菊不只有黃花,亦不只秋天才有。花店負責人劉詠如說:「菊花因比較耐寒、耐捱,正常應該是根據節氣,不過因現時有先進的溫室(技術),控制(開花),已沒關係。」
不過她說除了清明、重陽或新年,平日買菊花的人已越來越少,「因為現在很多人拜山、清明才買菊花,演變成以為菊花不好意頭,但其實不是,菊花很美,以往的人都放兩盆在門口,菊花的含意其實是高貴、長壽。」
她說市面的菊花都由內地、台灣或荷蘭進口,因為香港地貴、人工貴,菊花售價又便宜,利潤很低,香港已差不多沒有人種植。
有諺語指「寒露腳不露」,即要特別注重足部保暖,因人的雙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弱,足部脂肪層薄、保溫也差,一旦著涼,抵抗力很易下降,因此最好不要赤腳,以防寒氣從腳入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