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線減肥近年流行 中醫提醒慎防感染
發佈日期: 2014-05-21 23:28
港澳



埋線減肥近期頗受歡迎,穴位埋線是中醫針炙的療法之一,有中醫師表示,以往埋線只用於慢性疾病,例如長期痛症、消化不良、哮喘等。近年才開始用於減肥,而且愈來愈多人做,提醒埋線應特別注意受感染風險。
埋線用的是羊腸線,做手術縫合傷口時會用到。有中醫師解釋,穴位埋線目的與針炙一樣,都是刺激穴位,但時間長很多。做法是將長大約一吋的羊腸線放在穴位的皮下,如果放在減肥穴位,多數在腹部、背部、大腿、手臂等,可以達到減肥消腫效果。羊腸線會留在體內大約兩星期,期間持續刺激穴位,之後就會被人體吸收。
有中醫師表示,羊腸線會留在體內一段時間,受感染的風險較針炙高,要特別注意消毒。中醫藥文化學院總監黃梅芳提到埋線治療相當嚴謹:很嚴謹的消毒程序,包括口罩、手套及消毒工具,尤其落針的地方,皮膚嚴謹地消毒。線的質素是否合衛生標準。
她又說,埋線要先掌握針炙技巧,亦要事先評估病人體質是否合適,所以一定要由受過訓練的註冊中醫師進行。衛生署指過往沒有接獲穴位埋線的投訴,市民如懷疑有人非法執業、或冒充是中醫師,可向警方舉報。
衛生署建議市民在考慮接受任何類型療法前,應先尋求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包括了解有關程序和風險,作整體考慮才決定是否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