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乳癌患者治療副作用運動可改善

發佈日期: 2014-04-14 23:33
港澳
醫療:乳癌患者治療副作用運動可改善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不少乳癌患者接受手術及藥物治療後出現副作用,包括肌肉的靈活性變差,透過運動,情況其實可以改善。

Alice曾患乳癌,切除腫瘤及部分淋巴腺,接受電療及化療後,手腳特別不太靈活。她說:手腳麻痺,藥物影響,不夠氣。仍然不夠氣,例如和你傾談一段時間,人已經不舒服,當時是這樣的。

她按醫生建議定期做運動,又學習氣功,藥物的副作用減少了很多。醫生指不少乳癌患者,因為手術加上之後的治療影響,出現副作用,有部分人活動能力受到限制。

港大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曾詠恆說:因為手術後會因為傷口纖維化,皮膚有硬化,活動能力會減低,如果病人再加上需要,手術後電療,副作用影響骨骼、肌肉的活動能力,也會再進一步減低。如果我們不做運動,人的體質肌肉功能各方面,可能變得沒有那麼活絡,以及輕鬆。

醫生指出,本港不少乳癌患者在四十多歲發病,這個發病年紀比外國統計早了大約十年,而其中高脂肪飲食及缺乏運動,是患上乳癌的高危因素。

香港大學中醫學院招募乳癌新症患者參與研究不同的運動,如何加強乳癌患者康復進度。港大中醫藥學院副教授陳建萍說:運動首先從整體上來說,調整我們的陰陽氣血,促進經脈的疏通,這樣氣血流暢就是好了。她表示從中醫角度,精神壓力及情緒問題都會增加患上乳癌症的風險。

乳癌康復者適合何類運動,醫生建議多做伸展運動,好似瑜伽,游水都幾適合,因為不少乳癌患者都會切除腋下淋巴,令雙手很易水腫,有時甚至會很痛,運動可以減輕水腫,手術後初期應該避免拿重物。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