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乳癌治療新趨勢可先化療後手術

發佈日期: 2014-01-27 23:28
港澳
醫療:乳癌治療新趨勢可先化療後手術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癌症,不少患者因腫瘤太大,要大範圍做切除手術。醫學界近年建議合適的病人先做化療再做手術,減低創傷性。

背著鏡頭,五十多歲的Miranda去年確診患上乳癌,腫瘤大於兩厘米,醫生建議她先做化療縮小腫瘤,結果腫瘤對化療藥物有不錯的反應,再做手術清除癌細胞。

外科醫生指乳癌的傳統治療是先手術再做藥物治療,但如果腫瘤太大,病人就要全乳切除,不論身心都有影響。乳癌基金會理事熊維嘉指出,不是每名病人對化療都有好的反應,部分人在手術後還有癌細胞殘留,需要考慮再做化療或者電療,確保徹底清除。

本港每年大約有三千四百多名女士患上乳癌,專家指患乳癌的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建議四十歲或以上女性定期接受乳房檢查,包括X光造影檢查等等。

講到化療,不少病人都很擔心副作用,對身體傷害性有多大?

化療有不同的副作用,醫生指不少病人最擔心甩頭髮,不過醫生指出這個副作用算是對身體傷害最細,最擔心病人會出現骨髓功能問題,例如是白血球過低,令身體易受細菌感染,即使普通傷風感冒已經很大影響,但醫生表示,近年化療藥的副作用已經改善很多。

不少乳癌患者治療後都有淋巴水腫問題,可以如何改善?

因為乳癌最常見擴散至淋巴,所以患者都會切除腋下的淋巴組織,因為淋巴系統受到損害,病人的手臂容易水腫,時不時覺得痛,醫生建議病人學習一些去水腫的運動,部分人要長期戴壓力手袖。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