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發現有廁紙樣本懷疑含菌
發佈日期: 2013-10-15 18:31
港澳



消委會測試市面上多款廁紙,發現有樣本懷疑含溶血性鏈球菌,可能會引致皮膚傷口受感染。
飲食後要抹嘴,但使用的廁紙又是否乾淨?有老闆指即使成本較貴,日後考慮改用餐巾。消委會測試市面上廿五款廁紙樣本,包括強度、吸濕能力及細菌含量等。發現其中一款廁紙含有溶血性鏈球菌,皮膚有損傷用後可能受感染。消委會引述醫生指,廁紙通常沒有採用無菌包裝,有細菌不足為奇。
海關跟進抽查亦發現同樣結果,已要求供應商停售及回收產品。代理商指,他們另行測試的樣本未發現細菌,認為是抽查的樣本受污染。消委會亦在三款廁紙樣本驗出用以漂白紙張的「可遷移螢光物質」。
另外有三個品牌廁紙以「買十送二」的優惠促銷,但增加的淨重量都少於兩成,消委會認為有誤導成分,但是否違反商品說明條例仍存在灰色地帶。
不同牌子的廁紙淨重量有差別,消委會建議選購時摸上手,捲得緊、用手壓不易下陷的較「抵用」,有壓花的雖然可能較柔軟,但通常捲得較鬆,分量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