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英文資料欠奉 英語人士稱歧視
發佈日期: 2012-08-11 10:51
港澳



中文跟英文都是香港的法定語言,有不懂中文的本地居民投訴,多區區議會缺乏英文資料,認為是歧視,也剝奪他們的知情權。
港鐵正計劃在尖沙咀加拿分道興建一條隧道,連接車站與附近商場。住在該區的MARY指,看站外的政府公告後,才知道有關項目。她不滿施工期間的改路措施,認為會令區內的交通擠塞惡化。不過她最不滿的,是港鐵早已就項目諮詢油尖旺區議會,但她在區議會網站上,卻找不到任何相關的英文文件。她認為做法是歧視,又指英語人士的知情權,亦應與使用中文人士一樣。
其他區議會的英文資訊也不多。慣用英語人口佔一成三的灣仔,區議會有會議記錄的中文版長達30多頁,但英文版只得一頁的撮要,出席議員和官員名單全部欠奉;西貢區議會討論文件,大部分都註明只有中文版本。有南丫島居民不滿,離島區議會的開支,以及由議會撥款資助,在島上舉行的社區活動一律只以中文發布。
平機會表示正跟進,有關區議會沒有提供英文資訊的投訴,又指除非提供翻譯,會為機構構成「不合情理的困難」,否則都應該設立有效的溝通渠道,平等對待所有人。
民政事務總署回覆查詢時指,若果旁聽會議的公眾人士要求傳譯服務,在人手許可下,會盡量提供,但翻譯所有區議會的討論文件及紀錄,涉及大量的人手和資源,需要詳細研究有關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