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掠影|湖北老木匠傳承儺戲面具雕刻技藝20年 辦非遺展演加強推廣
發佈日期: 2025-11-21 09:20
兩岸


鶴峰儺戲又稱「儺願戲」,已有近千年歷史。表演中使用的面具,是儺戲的靈魂所在,有祭祀、驅鬼、祈福等象徵意義。湖北有老木匠傳承儺面具雕刻技藝20年。 畫稿、粗鑿、精雕、上彩,儺戲表演中所用的面具表情生動,不過製作過程繁複,由選料至成品需經過20多道工序。 湖北鶴峰縣五里鄉下洞村村民劉學清表示︰「從粗貨做成成品,那就要精緻一點,要拿得出手,讓人家看得心裡舒服、看得上眼。最主要的表情就在眼睛和嘴巴上,把它整個做好,需要雕刻得像,喜的就是喜的、怒的就是怒的、哭的就是哭的、笑的就是笑的,把它做成這個(面)像出來,這就達標了。」 鶴峰儺戲在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而儺面具是儺戲表演的核心手段。不過,儺面具雕刻學習周期長,又收入微薄,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 劉學清說︰「(製作儺面)這個事我要把它一直傳承下去,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只要這個事做好、只要有人認可,我個人的付出就划得來,為社會做了一點小小的貢獻,我認為就很值得。」 劉學清還創新面具雕刻題材,製作卡通面具吸引年輕人;又與當地文化及旅遊局合作,建傳習所、辦非遺展演,希望拓寬儺面具傳承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