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月壤及岩石均會「生鏽」 證明月球存在氧化作用

發佈日期: 2025-11-16 15:26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中國科研團隊近日在嫦娥六號月球探測器,採集回來的月壤樣本,首次發現月壤和岩石都會「生鏽」,證明月球存在氧化作用。

國家航天局、山東大學,及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消息指,科研團隊從3,000毫克月壤樣本中,發現晶質赤鐵礦和磁赤鐵礦兩種礦物。

山東大學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凌宗成說:「我們在數千條月壤光譜數據當中找到了赤鐵礦的線索,這是月球氧化作用研究的重大科學突破。」

月球表面由於沒有大氣保護、沒有水,幾乎不可能存在強氧化物,而今次發現的赤鐵礦是氧化物類型之一,證明了月球存在強氧化作用。

凌宗成指出:「以往我們都認為月球是的還原的,氧化(作用)都是受到忽視的,通過我們這個研究,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的針對月球氧化作用研究的新的研究成果陸續出現。」

研究指赤鐵礦的形成,可能同月球歷史上的大型撞擊事件密切相關。撞擊形成的產物,具有磁性的磁赤鐵礦和磁鐵礦,推測可能是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邊緣,磁異常的礦物載體。

2024年嫦娥六號從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內部,採集回月球土壤樣本,目前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綜合性期刊《科學進展》發表。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