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兩岸新聞重點|國台辦:絕不承諾放棄對台動武/神二十一發射準備就緒
發佈日期: 2025-10-29 21:41
兩岸

【國台辦:絕不承諾放棄對台動武】
在北京,國台辦表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國台辦舉行發布會,提到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日前在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提到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台灣將有七個「更好」時,國台辦發言人指,統一後有祖國做後盾,台灣的安全和發展利益,將得到充分保障。
國台辦發言人彭慶恩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既考慮了台灣的現實情況,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將給台灣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巨大機遇,台灣同胞也將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但我們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台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
台灣陸委會早前指,抗戰期間中共沒有正面貢獻,國台辦發言人回應指,中共開闢敵後戰場,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
彭慶恩表示:「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和中國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相互配合、夾擊敵人,構成共同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略態勢。」
日前一項民調顯示,賴清德滿意度持續低迷,國台辦發言人回應指,賴清德所作所為不得民心,只會引發更大民怨。
彭慶恩稱:「無底線賣台媚外,任由外部勢力予取予求,在窮兵黷武的邪路上狂奔,不惜將台灣推向兵凶戰危的險境。」
另外,民進黨當局近期加緊清查,島內公務員持有大陸身份證件情況,國台辦發言人指,台灣居民自願申領大陸身份證件是其合法權利,而台胞申領大陸各類證件情況及證件資訊,受到嚴格保護,外界無法獲取。
【神舟二十一號發射任務準備就緒】
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今日展開全區合練,發射任務各系統已經準備就緒。
演練周三早上八時半展開,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統一調度,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以及今次任務的各個測控站,共同模擬準備、發射,以及飛行中的各種技術狀態和過程。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工作人員劉曉震指出:「經過這個合練,證明飛船本身各系統的狀態、設備的狀態都是良好的,飛船跟航天員系統之間,還有各大系統,大家都進行了互相的匹配,證明接口,大家都是匹配的,而且都是狀態良好,具備發射條件。」
今次演練結束,意味著神二十一的發射進入倒數。而今次飛行任務,有可能遇到低溫等惡劣天氣,發射場已做好應對。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作人員賀鵬舉表示:「火箭和飛船所處的封閉區,現在是兩層保溫,今天的全區合練,和我們全系統氣檢完成之後,後續還有我們的火箭推進劑的加注,和我們萬眾期待的最後的發射流程。」
據報中國太空站即將進入交會對接軌道,神二十乘組也進行了手控交會對接演練。
【神舟二十一號任務標識】
今次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由兩位來自四川美術學院的設計師共同設計,希望傳遞中國航天事業,探索永不止步的理念。
標識整體以航天員頭盔為主體,頂部刻有2025彰顯任務年份,透過頭盔,以航天員視角見到,神舟二十一號與太空站在星光中成功對接,下方映照祖國大地。
環繞頭盔的兩個圓環,既似古代天文儀又似宇宙星體,傳遞中國人探索宇宙的永恆追求。
標識的外圈採用紅色與黃色,源於中國國旗五星紅旗顏色。
【候鳥列車重陽節安排尊老活動】
在內地,有部分老人,冬季會從北方去南方過暖冬,他們乘坐的火車被稱為「候鳥列車」。在重陽節,「候鳥列車」有特別安排。
拍照、製作香囊、下棋,這是從哈爾濱至海口的Z114次列車,為重陽節特別準備的活動。這一趟車被稱為「候鳥列車」,主要服務在冬季從北方去南方過暖冬的老人。
有旅客稱:「沒想到到這來一看,還有活動,歡歌笑語,開心,讓我大開眼界,明年還坐火車。」
為了方便老年旅客,列車還配備了老花眼鏡、放大鏡、暖水袋等物品。連老人會用到的藥品和醫療設備,都一應俱全。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有尊老愛老的傳統,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朝,就已經有官方養老制度,以及對老人的優待措施。從出土的木簡上清晰可見有提及,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是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故稱作重陽,古人認為是值得慶賀的吉日。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內地在2013年將重陽節設為「老年節」,今年是第13個「老年節」。
【兩岸四地|大學模擬聯合國會議】
內地有大學透過模擬聯合國開會,訓練學生多元思考和演講能力,亦幫助他們了解聯合國運作。
聯合國總部,國際政治的大舞台,80年來見證環球局勢風雲變幻。內地不少大學都有模擬聯合國協會,訓練學生演講、辯論能力,拓闊國際視野。
孫新禺及周逸成是外交學院模擬聯合國協會成員,他們稱每次開會,大家都會扮演不同國家的外交官。
外交學院模擬聯合國協會秘書長孫新禺稱:「涉及到很多比較有爭議的話題,譬如說人工智能(AI)在軍事領域的使用。當時確實是這個討論是非常激烈的,這確實非常的還原目前國際社會真實的情況。」
外交學院模擬聯合國協會前學術總監周逸成說:「你在會場上說的每一句話,你的每一份提案,都代表著你的國家的利益。你如果就因為一次錯誤,或者是表達上懦弱了一些,或者是一些退讓,都可能導致你的國家蒙受羞辱或損失,所以這是很強的責任感。」
現實世界是怎樣?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表示:「我結束了七場戰爭,卻從未接到聯合國電話,表示願意協助達成協議。我從聯合國只得到兩個回應,壞的扶手電梯及壞的提詞器,真的謝謝了。」
參加過模擬聯合國會議的學生,有甚麼看法?
孫新禺指出:「我們確實應該作出更多努力,來維護聯合國當下的作用,因為它確實是一個非常寶貴的多邊平台。」
周逸成表示:「譬如說環境及相關的一些氣候問題,它(聯合國)所肩負不是某國家或地區,更多是全人類和普遍價值,這個對於國際社會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學者就認為,應增加發展中國家在聯合國的影響力。
外交學院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教授鄭啟榮稱:「現在193個會員國裡面,絕大多數都是發展中國家,但他們的話語權沒得到相應改善。要擴大安理會,首先要將發展中國家一些代表加進來,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討論,他們是否要有否決權,或否決權如何限制的問題。」
聯合國面對挑戰還有資金短缺,很多成員國拖欠甚至不交會費。秘書長古特雷斯警告,情況若持續,最快2027年聯合國便會破產。在全球碎片化背景下,怎樣推動聯合國改革,考驗各成員國的政治智慧。
國台辦陸委會一國兩制抗戰身份證王滬寧彭慶恩賴清德台灣北京神舟二十一號神舟二十號航天酒泉西安太空站四川美術學院標識宇宙天文儀航天員重陽節老年節候鳥列車長者傳統養老易經火車兩岸四地聯合國外交學院模擬聯合國協會發展中國家古特雷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