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四地‧圖輯|「廣鐘」造型融合中西文化 傳承人廣州設非遺館
發佈日期: 2025-10-22 20:01
兩岸

「廣鐘」製作技藝在2022年被列入廣州市級非遺,傳承人更設置非遺館。
這台廣鐘仿照清朝乾隆年間的款色設計,外觀看似靜止,其實內藏小機關。半弧頂部用了「水法」技術,模擬鴛鴦在河流游動的場景。廣鐘是由廣州鐘表匠製作,有複雜活動裝置,造型融合中西的機械時鐘。
廣鐘非遺第五代傳承人魏廣文指出:「從風格來說,它是西洋洛可可風格較明顯,頂部有大吉葫蘆,葫蘆是嶺南(文化)入面一種如意吉祥的符號,諧音『福祿』。這些是中西文化元素結合的作品。同時廣鐘還大氣磅礴,金碧輝煌,很多我們現在看到乾隆時期廣鐘都是為皇室製作,作為貢品來製作,所以也有宮廷文化的演繹成分。」
魏廣文的非遺館,還展示來自法國、英國等國家的鐘。
魏廣文稱:「看中西關於鐘表對時間,對鐘表運用的理解,各自之間有甚麼不同和相同,包括生產工藝和設計,可以做橫向比較。文化其實需要交流,沒有高低之分,包括廣鐘本身,就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產業。」
這類古典英倫風掛牆鐘,不少本身都是落地鐘,但因為當時英國政府有法例規定,根據家庭有多少個落地鐘來收稅,所以人民逐漸將落地鐘,變成掛牆鐘。
陳東是魏廣文的徒弟之一,受從事修表工作的叔叔影響,投身製鐘行業。
陳東稱:「鐘來說,它的調適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它都是通過齒輪咬合,那麼如果有時候有偏差,它轉動時候就沒有那麼順暢,可能要經過多次的修改,達到它運行的穩定。」
作為傳承人,他說製作廣鐘源自熱愛,但也是責任。






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