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兩岸新聞重點|上季經濟增長放緩/學者倡投資未來/澳洲軍機闖中國領空
發佈日期: 2025-10-20 21:31
兩岸



【內地第三季經濟增長放緩】
內地第三季經濟增長放緩。國家統計局指,綜合首三季經濟增長百分之5.2,高於去年同期,為實現全年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受到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及內地結構調整壓力較大等因素影響。內地經濟增長出現放緩。
國家統計局公布,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上升百分之4.8,增幅是一年來最低。帶動經濟的「三頭馬車」當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九月份升幅放緩至百分之3,是去年十一月以來最低。
反映工業生產活動的工業增加值,升幅擴大至百分之6.5,好過市場預期。
至於反映基建及房屋等施工量的固定資產投資,首九個月按年下跌百分之0.5。是五年以來最低。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下跌百分之13.9,跌幅較首八個月擴大1個百分點。
綜合首三季,內地經濟增長百分之5.2。國家統計局指,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為實現全年主要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經濟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仍有較多有利條件實現全年目標。
iFAST Global Markets副總裁溫鋼城指出:「第四季來說的而且確是多些變數存在,起碼運去美國的貨品,可能有機會減少,但相反來看,中國內地亦都做得佷好,向新興市場方面去發展,對這些國家的經濟有幫助、發展,當他們的經濟正在發展時,自然多用東西,例如與中國貿易往來增加,例如電動車很多都輸往去新興市場,未來要看出口方面,新興市場可否保持著,期間大家可以觀望出口數字,會否在四中全會內有部分政策扶持及幫助。」
就業方面,九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百分之5.2,較八月回落0.1個百分點。
國統局指出,會推動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落地增效。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四中全會|學者倡投資未來】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今天召開。外界都關注今次會議如何提振消費信心。有學者建議向年輕人派消費券,關鍵是要投資未來。
史環環在律師樓做行政管理,丈夫是公務員,兩人月入共約5萬元人民幣,在北京算是中產。
以往每季她都買新衫、化妝品,很少看價錢、喜歡便買,現在變得精打細算。但她一家最近沒再外出吃飯,去街市而非超市買餸,放假與丈夫及兩名女兒消遣,不去樂園改去家附近公園。
北京中產人士史環環說:「當你收入無明顯提升,甚至有所下降,消費自然有所計劃。希望國家能有些政策出台,不管以甚麼優惠券或補助形式,讓普通老百姓消費水平在原有收入基礎上能提升,對我們來說肯定受益。」
消費降級浪潮下,二手貨在內地越來越受歡迎。不少人亦會尋找便宜的替代品,例如想買首飾盒,在網上搜尋「零件盒」,款式、形狀相若,但價錢就便宜很多。
這個主打客家菜的連鎖餐飲集團,在全國有近百間分店,面對消費降級持續,如何留住食客,他們絞盡腦汁。
餐飲集團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梁志煉指:「從產品服務、製作服務體驗都可以充分感受到我們的誠意,花10元體驗到20元的價值,是內地普遍追求性價比的消費方向。」
正在北京召開的四中全會,將審議並批准「十五五」規劃建議,勾劃中國未來五年經濟及社會發展藍圖。有學者認為內地樓市低迷,加上貿易戰令環球經濟不明朗,消費降級將持續一段時間。單靠「以舊換新」政策,難以再在短期內提振消費信心,建議向年輕人派消費券。
北大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表示:「向每人存15萬元,但不許你亂花。不是消費在那些老商品,年輕人消費是在新商品,消費在未來創造。比『以舊換新』好很多,『以舊換新』是將老技術、老工廠讓它延長一個周期,經濟一好那些是被淘汰的行業。」
他相信這方法亦有助推動不同產業升級轉型。
【李詠箑接替李成鋼擔任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
李詠箑接替李成鋼,擔任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
新華社公布,國家主席習近平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免去李成鋼常駐世貿組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兼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副代表職務,並任命李詠箑接任。
李成鋼自今年三月起,獲任命為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代表,8月曾經前往美國華盛頓,就中美經貿關係交流,包括同美國財長貝森特等官員會談。
但貝森特上周批評李成鋼,當日是不請自來,以及發表具煽動性的言論,中方隨後回應指美方言論嚴重歪曲事實。
【澳洲軍機非法闖中國領空】
澳洲一架P-8A軍機昨日非法闖入中國領空,被中方警告驅離。
解放軍南部戰區透過微信官方帳號發布消息表示,澳洲一架P-8A軍機,未經中國政府批准,星期日非法侵入中國西沙領空。解放軍南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依法依規跟蹤監視、有力反制,警告驅離,並指澳方行為嚴重侵犯中國主權,極易引發海空意外事件。
中方正告澳方立即停止侵權挑釁。
【風暴風神台灣多地暴雨引發水浸】
在台灣,受強烈熱帶風暴風神的外圍環流影響,台北、新北和基隆等落暴雨引發水浸。
暴雨周一凌晨襲擊台灣北部地區,在新北市深坑區,有道路水浸,水深一度至腳踝,大量泥沙和樹枝,被雨水沖積到路面和去水渠,造成淤塞。
浮洲橋同樣水浸,電單車無法通行,多名司機一度被困。在中和區的一個住宅區也大面積水浸,有雨水湧入民居,居民半夜忙著清理積水。
在台北市,有樹木懷疑被強風吹倒,砸中路旁一輛汽車,學生要冒雨回校上課,十分狼狽。
有大學生稱:「感覺是(水)撒下來了吧,(雨)太大了。」
另一名大學生說:「趕快回宿舍,趕快回宿舍換鞋子。」
大學教授指出:「很少看過這麼大的(雨),我覺得放假還蠻合適的啊。」
位於陽明山上的文化大學,有強風和暴雨,學生無法走出室外。
另外在淡江大學,雨水夾雜泥土,不斷衝向斜坡下,校園有階梯也變成「小型瀑布」。
台灣氣象部門指,從周日至周一上午,新北多區累積雨量超過300毫米,預計周二雨勢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