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用新科技更清晰展示兵馬俑 旅客可模擬修復文物
發佈日期: 2025-10-19 07:00
兩岸



秦始皇兵馬俑發現至今超過半個世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近年運用新科技,更仔細地向參觀者展示兵馬俑,旅客更可模擬修復兵馬俑。
這個氣宇軒昂,這個表情嚴肅,這個就笑容滿面。他們的髮型、神態不盡相同,但都做工精細。
1974年發現的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逾8,000件陶俑,還有戰車、陶馬,分布於三個坑,彷如一支地下大軍,守護住秦始皇。
原址上興建的博物院,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田靜說:「我們是一個開放性的博物館,我們在現場可以看到考古人員發掘的場景,以及文物保護人員在修復的場景。這樣子讓觀眾能夠了解到,文物是如何從殘破的狀態,恢復到完整的狀態。」
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澳洲旅客Jenny稱:「我覺得兵馬俑真是太精彩了,看到它們被修復很棒。」
美國旅客Neil就說:「我認為這是一個偉大的考古遺址,中國處理的方法做得非常好。」
館方近年利用科技,希望為參觀人士帶來新體驗。
田靜介紹:「因為文物是靜止的,我們如何讓它『活』起來,我們把文物在數據進行掃描後,讓文物能夠轉動起來,我們可以360度的去看,能夠看到放大文物的細節,它不為人知的地方,它的表情,它的鬍鬚,它的髮飾都能夠清晰地展現出來。」
館方又舉辦模擬修復兵馬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會教育部主任農茜表示:「看博物館,不光是看文物和聽講解,我們也通過體驗,來增強觀眾對文化理解的認同。所以這些文化體驗活動,就是進一步深入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讓公眾能夠從全方位體驗文化。」
這是名副其實的「上頭」,在這裡大家可以做文物修復師,學修兵馬俑,一起讓文物「活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