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鐵路實體報銷憑證下月起改電子發票 旅客認為紙質版滿載人情味
發佈日期: 2025-09-29 22:03
兩岸



內地鐵路實體報銷憑證,下月起全面改為電子發票,不會再有紙質車票。有旅客認為更方便,亦有人認為,紙質車票滿載人情味。
這張藍色火車票,是內地不少人的集體回憶,未有智能電話時,有它才可上車,電子車票普及後,數年前它轉為報銷憑證。十月起全面停用,由電子發票取代。
紙質車票即將成為歷史,在北京站有人專程來打印留念。
乘客張女士說:「現代人生活節奏較快,容易忘記一些東西,隨著手機數據清空、換個手機,可能就忘了。但是留著這個,老了之後回憶起來,我去過這地方。」
車站設宣傳板,教乘客申請電子發票流程,有人支持全面電子化。
乘客張先生說:「我們出差回去需要報銷,有電子發票就方便。」
乘客胡先生表示:「我們北京站出來後,就取不了票(報銷憑證),又要進站去取票,這樣比較麻煩,如果有電子就更方便。」
若不懂用電子車票,車站有儀器可自行打印行程信息單,有班次、座位、時間等資料。但很多老友記反映,這張單與其他收據相似,很容易丟失,還是藍色紙質車票較好用。
這200多張火車票,都是王懷恩的珍藏,記載她十多年來,去過的天南地北,她指感受最深那張票,是首次遠行,離開黑龍江老家,一個人來北京讀大學,那一年是2008。
火車票收藏者王懷恩稱:「那時候仍是綠皮火車,要坐19小時、一整晚硬座,然後當時我還搞錯時間,本來以為早上、白天到北京,結果晚上到北京,一個小姑娘沒有家長送,我就跟著車站外叫賣的阿姨,去了她的賓館。」
這十多年來,火車票由粉紅色變成藍色,從普通票到實名制,王懷恩指,車票背後亦包含著很多人情味的回憶。
王懷恩說:「還未可以網上買票時,我們需要排隊買車票,過程中要跟很多人接觸,希望將來的人、小朋友,知道曾經有個時期,需要紙質車票才能乘車,雖然沒有那麼便利、很笨拙,但也是過去時代的縮影,我們透過那張車票,可以連接更多的人和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