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四地|廣州增城畲族村有不一樣文化習俗 村民努力保留畲語
發佈日期: 2025-09-17 20:32
兩岸



位於廣州增城正果鎮的畲族村,是廣州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村,約有400人居住,近期成為網紅打卡點。村民又有甚麼不一樣的文化習俗呢?
他們都是畲族村的居民,畲族人分布在全國八個省區,在廣東省的已定居在增城600多年,主要的姓氏有來、雷和盤。
村內民俗館多件展品,向遊客介紹畲族文化,他們傳統上擅長打獵,又信奉是鳳凰的後代,結婚時新娘會穿「鳳凰裝」,刺繡圖案象徵吉祥和幸福。他們也以鳳凰形象,作為族人的標誌圖騰。
現時村內的建築不少都有以畲族習俗為題材的壁畫,是他們對傳統生活的一種記錄。在現代社會畲族人的生活逐漸漢化,包括語言。畲語主要是靠口口相傳傳承,村民都努力設法將它保留。
增城區正果鎮畲族村黨支部書記雷映霞說:「一起坐下,把畲語錄下來,利用系統或小程序,用拼音模式展示,讓更多人包括我們村民、小朋友和漢族周邊的朋友,更容易學習畲語,畲語都是我們母語,如果失傳了就非常遺憾和可惜。」
「你好」,這句是畲語的你好,在增城的畲族人會以畲語、廣東話和客家話溝通。
距離畲族村40多分鐘車程,可以到達四面環水的蒙花布村,擁有天然沙灘,和連接沙灘兩面的廉心橋,發揮生態作用的同時,也可以吸引旅客。
廣州市增城區正果鎮蒙花布村黨支部書記高心亮稱:「上游很多種水稻,閘著水就可以接駁稻田,去灌溉水田水稻,大雨後閘著,(達到)一個防洪(作用),不會下雨就水沖下來。最關鍵的就是成為網紅打卡點,一個廊橋,很有特色,比較有嶺南風格,可以通車的。」
他說今年上半年,蒙花布村吸引了逾七萬人次到訪,部分遊客更選擇留在民宿過夜,認為可以與鄰近的村落一起拉動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