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發現白堊紀時期奔跑速度最快獸腳類恐龍腳印 推算時速達45公里

發佈日期: 2025-09-15 17:14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內蒙古新發現兩條獸腳類恐龍的腳印,其中一條相信是白堊紀時期,奔跑速度最快的中型獸腳類恐龍,推算牠奔跑時,時速可達45公里。

內蒙古鄂托克恐龍遺跡化石自然保護區公布最新研究成果,專家在區內發現了由5個連續的中型獸腳類恐龍腳印組成的行走痕跡,長10米,單步長約2.6米,複步長5.3米,顯示恐龍奔跑時,重心前移踮腳,速度驚人。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李陽表示:「經過計算,我們發現這個恐龍確實是處於快速奔跑的狀態,而且它的速度達到了驚人的每小時45公里。我們跟全球的所有的獸腳類恐龍的奔跑行跡進行對(比),(該足跡)刷新了白堊紀時期獸腳類恐龍最快的速度。」

保護區內還發現另一條由69個恐龍腳印組成的行走痕跡,全長81米,是目前已知中國最長的獸腳類恐龍行走痕跡。

李陽說:「目前中國獸腳類恐龍行跡最長的是在四川那邊發現的,它是69米,目前這個長度實際上是刷新了紀(錄)。」

鄂托克恐龍遺跡化石保護區,是中國唯一以保護恐龍足跡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