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掠影|高甲戲發祥地福建泉州岑兜村打造戲劇小鎮 傳承傳統戲種
發佈日期: 2025-09-11 09:20
兩岸



高甲戲是福建省五大戲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戲曲的「南海明珠」。在高甲戲發祥地福建泉州岑兜村,正打造以高甲戲為核心、融合多種劇種的戲劇小鎮。
高甲戲亦莊亦諧,以「醜」為美,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走進高甲戲發祥地岑兜村,戲劇展版、鄉村戲台,還有戲劇宣傳牆,隨處可見。
福建南安岑兜村黨總支副書記洪天來說︰「那我們是有打造我們岑兜村的文化IP,那我們把它定義為『夢裡、戲裡、岑兜裡』。以我們高甲戲這張名片為底色,所以說我們想打造一個岑兜村的鄉村振興的樣板村。所以說,我們利用廢棄倒塌的房子,做一個高甲戲文化為主題的、超脫時間和空間限制的戶外博物館,呈現古老戲曲發展多元、包容共生的這樣一個特殊屬性。」
為了將高甲戲繼續傳承下去,當地開設娃娃班,從小培養戲劇傳承人。
洪天來稱︰「我們從2015年8月5日開始舉辦這個娃娃班,也就是我們的高甲戲興趣班。那我們最主要還是以岑兜小學的這些小學生為主要的一個對象,那其中也很多的是外地工人(外來務工人員)的小孩子,過來這邊學習,迄今為止有十年,所以我們就說『十年磨一劍』。我們大概有300多人來參與我們的高甲戲的傳承,其中有九人被專業劇團給錄用。」
岑兜高甲戲傳習所老師洪德文表示︰「現在教都是教這些小戲,像《桃花搭渡》、《公子游》、《女醜坐場》、《班頭爺》、《管甫送》,這些比較短的小戲。現在活動越來越多,小戲的演出比較多,全本比較少。」
岑兜村正在興建總投資高達一億元人民幣的岑兜高甲戲文創綜合體項目,未來將為傳習所的孩子們帶來更多演出機會,更好傳承傳統戲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