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掠影|科技賦能養殖小龍蝦迎來豐收
發佈日期: 2025-09-09 09:21
兩岸



黑龍江近年大力推廣養殖寒地小龍蝦,有養殖基地運用生物技術,結合智能科技,迎來豐收。
黑龍江黑河市愛輝區,這個寒地小龍蝦養殖基地迎來豐收季節,預料今年可出籠小龍蝦20多噸。養殖基地改變了以往投放飼料和化學藥水的培育手段,為蝦苗補充「小球藻類」天然養料,並以「光合細菌」來降解氨氮等毒素。
黑龍江克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薛金山說︰「綠色的(管道中)是在生產小球藻,它能給水生動物提供更多的溶氧,還可以形成生物團絮組織。它的蛋白(含量)是百分之45到百分之62,能給水生生物提供最基礎的餌料。紅色的(管道中)是光合細菌,水生動物在養殖過程中,特別是高密度養殖,它會產生大量的糞便和殘餌。這些糞便殘餌轉化成氨氮,以及亞硝酸鹽,對水生動物有很大的害處,而光合細菌能加速分解有害的物質,把它轉化成有益的東西,讓我們水生的產品變得更加健康,品質更加好。
為了培養好菌藻,養殖基地組裝了一套自動管控系統用來控制溫度和光照。智能科技同時幫忙解決了另一難題。
薛金山表示︰「養殖業大多數都是一宿一宿的去開增氧機,造成極大的能源浪費。我們通過傳感器傳回的數據,當每升水體小於五毫克溶氧的時候增氧機自動開始增氧。當每毫升溶氧達到七毫克以上,然後增氧機自動關閉,極大地節省了能源。」
養殖基地成功實踐,結合生物技術和智能科技的,創新養殖模式,不僅為當地農業發展提供示範,亦為寒地特色農業,探索出一條打持續的新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