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穗集群首登全球創新指數榜首 知識產權組織指優勢在於三地互補
發佈日期: 2025-09-01 20:54
兩岸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首次升上榜首。
近年全球大力推動創科發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指數以科學論文發表等三大指標評分。過去五年都屈居第二的「深圳-香港-廣州」集群,力壓「東京-橫濱」集群,首次登上榜首。「聖何塞-三藩市」集群,亦升上第三位。北京及首爾,分別排在第四及第五位。
知識產權組織指,深港穗的優勢,在於三地互補。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經濟學與統計司首席經濟學家Carsten Fink說:「這個集群獨特之處在於香港憑藉其科研體系,與推動基礎科研發展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而一河之隔的深圳,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創新生態體系,能有效推動科技成果商業化與企業成長。集群內各區域優勢互補,我認為他們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強調,香港的獨特優勢在深港穗集群中發揮關鍵作用。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僅無縫對接大灣區市場,並享有優先准入條件,更擁有穩健的土地市場,同樣重要的是,我們始終堅持法治精神,維持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有深圳創科企業代表指,內地與香港提供不同的發展條件。
深圳市洞墟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許先欽說:「國內走那種萬眾創新的政策,有很多場地跟政策、免租金,讓我們這些剛起步的創業者,可以節省成本。香港是很好的創業土壤,因為我們都是在內地去做科技創新和製造,然後都希望去香港,作一個國際化市場,因為香港相對來說,國際形象很好,對企業來說國際名片和案例是很重要的。」
今年全球百大創新集群,分布於33個經濟體。當中以中國佔最多,有24個,包括杭州、「上海-蘇州」及北京集群。美國及德國則分別有22個和七個。
另外,特區政府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簽署諒解備忘錄,香港向組織的數據庫提供司法機構在知識產權領域中具指導性的判決,為國際法律界提供重要參考。

